搜索
收藏

“深學細悟第五卷 實干篤行譜新篇|團長談”(第3期)
時間:2025-10-14 來源:學習安徽網原創 作者:研究室
【編者按】《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是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的權威著作,為我們心領神會黨的創新理論、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了生動教材。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連日來,全省黨委講師團系統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各省轄市和省直有關單位黨委講師團主要負責同志認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緊密結合工作實際,撰寫學習體會,暢談心得感悟。自2025年9月18日起在“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學習安徽網”、“學習安徽”微信公眾號分期推出。今天刊發第3期,敬請關注。
劉曉妮:《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三農”工作的戰略指引與實踐路徑,深刻指出農業農村工作的基礎地位,鮮明提出建設農業強國的奮斗目標。作為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阜陽的“三農”工作不僅是自身發展的根基,更是服務“國之大者”的政治責任。深入學習貫徹第五卷,我們既要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也要面向基層黨員干部群眾深化理論武裝。市委講師團作為理論宣講的“主力軍”,必須立足阜陽實際,推動第五卷精神落地生根。一要在“學深悟透”上下功夫。堅持原原本本學、逐字逐句悟,通過集體研學、專題研討,深刻把握“三農”工作戰略定位、實踐要求,夯實理論根基,確保宣講有高度、有深度。二要在“講準講活”上求實效。針對干部、群眾、青年等不同群體,創新“田間課堂”“集市宣講”等形式,用潁淮大地的鮮活案例,把理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的“鄉音”,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三要在“以學促干”上見真章。緊扣阜陽“三地一區”“十個區域性強市”目標,引導黨員干部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具體行動,服務高質量發展大局,推動理論學以致用、落地生根。
劉曉妮 阜陽市委講師團團長
孫煒:通過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的系統學習,我深刻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厚理論內涵和鮮明實踐導向,特別是關于“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深化黨的創新理論體系化學理化研究闡釋”等重要論述,為我們立足六安實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深入群眾、深入人心提供了根本遵循。六安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紅色底蘊深厚、綠色資源富集、農業特色鮮明,同時承載著淠史杭精神、大別山精神等寶貴精神財富,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肩負著重要使命。我們將堅持先學一步、深學一層,把第五卷精神與六安實際緊密結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皖西大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一是在“深學”上務實功。堅持原原本本學、融會貫通悟,將第五卷同前四卷作為整體系統把握,組織理論骨干深入研討闡釋,在學深悟透上走在前、作表率。二是在“講透”上做文章。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紅色遺址遺跡等,創新“鑫安理得”“紅色傳家寶”“鄉村名嘴”等理論宣講形式,用群眾語言闡釋理論,用身邊事例展現成就,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三是在“結合”上求突破。第五卷中強調“‘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我們要把理論宣講與六安發展實際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六安特色文化,講好六安故事,增強文化認同,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六安篇章凝聚思想共識、匯聚精神力量。

孫煒 六安市委講師團團長
陳小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新理論結晶,其中關于“中國式現代化要靠科技現代化作支撐,實現高質量發展要靠科技創新培育新動能”等重要論述,為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來,蕪湖堅持產業與科創雙輪驅動,啟動“通用人工智能+”行動,開展“紫云英·人才關懷計劃”,設立專項科創基金,暢通“研發在高校、轉化在蕪湖”的通道,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注入強勁動能。蕪湖市委講師團將把學習宣傳貫徹第五卷作為一項長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扎實做好理論武裝各項工作。一是服務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推動各級黨委(黨組)將科技創新、新質生產力等專題納入學習內容,引導領導干部深學細悟、帶頭貫徹。二是整合宣講資源,發揮“學蕪止境”宣講聯盟作用,通過基層宣講、企業課堂、校園思政等多樣化形式,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理念深入人心。三是發揮團、聯一體優勢,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聚焦第五卷重大專題,圍繞蕪湖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發展目標,設置一批研究課題,深化研究闡釋,助力蕪湖高質量發展。

陳小奇 蕪湖市社科聯主席、市委講師團團長
殷紅衛:系統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中關于“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等一系列重要論述,讓我對深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系統的把握。銅陵市委講師團將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第五卷中蘊含的人民立場、系統觀念和法治思維與銅陵探索社會治理新路徑的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著力做好“轉化”文章,推動理論宣講與基層治理實踐深度融合。整合全市宣講力量,組建“銅聲講理”理論宣講人才庫,打造干部、專家、好人、百姓等宣講團,廣泛深入開展宣講活動。同時,用好用活“禮法和悅”、“銅草花議事園”、“有事找書記”等特色基層治理品牌,聚焦不同群體,細化宣講安排,真正做到讓群眾愿意聽、聽得進、用得上,推動黨的創新理論走深走實走心。
殷紅衛 銅陵市委講師團團長
余永海:通過系統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特別是其中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我對如何立足黃山實際、做好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工作有了更深切的體會。黃山是徽州文化的發祥地,是“兩山”理念的實踐地,更是享譽世界的“中國名片”。我們將堅持學深悟透、融會貫通,把第五卷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與黃山建設的生動實踐緊密結合起來,著力做好“轉化”文章,把宏大理論轉化為通俗語言,把戰略部署轉化為具體案例,用“屯溪倡議”的國際影響、“新安江模式”的生態價值、“徽州美宿”的產業活力、“作退一步想”的治理智慧等黃山故事,生動詮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偉力。堅持分眾實施、分類推進,用好微宣講、藝術化宣講等形式,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為黃山高質量發展凝聚更廣泛的思想共識、注入更強大的精神動力。
余永海 黃山市委講師團團長
責任編輯:李明娥
執行編輯:高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