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滁州南譙區黃泥崗鎮:“崗上紅帆”啟新航 基層宣講再出發——南譙區黃泥崗鎮探索基層理論宣講新路徑
時間:2025-10-13 來源:文明滁州 作者: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使惠民政策不再“掛在墻上”?今年以來,南譙區黃泥崗鎮緊扣時代脈搏,立足本地實際,精心打造“崗上紅帆”政策理論宣講品牌,以紅色基因賦能基層治理,用鄉音土話解讀大政方針,探索出一條“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的基層宣講新路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澎湃的思想動能。

南譙區黃泥崗鎮“崗上紅帆”理論宣講團在萬郢村開展民政惠民政策宣講
筑牢“紅色堡壘” 把穩宣講“方向盤”
“崗上紅帆”品牌立足“紅色基因引領基層治理”為核心定位,將其切實轉化為行動實踐。黃泥崗鎮深刻認識到,堅實的組織基礎是確保宣講工作方向正確、落實到位的關鍵。在鎮黨委牽頭下,項目有效整合黨建、民政、農業、綜治等多條線的資源與宣傳渠道,推動“單兵作戰”轉向“集團推進”,構建起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大宣講”格局。通過系統謀劃,宣講內容既緊扣中央精神,又精準契合地方發展實際和群眾需求,真正讓宣講成為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促進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南譙區黃泥崗鎮“崗上紅帆”理論宣講團在黃泥社區村開展大病救助惠民政策宣講
精準“按需點單” 實現供需“零距離”
打破“我講什么,你聽什么”的傳統模式,是“崗上紅帆”項目贏得群眾認可的關鍵。黃泥崗鎮創新建立“群眾點單、村社報單、部門派單、講師接單”的精準對接機制。各村、社區在日常走訪工作中廣泛收集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如糧食補貼標準、醫保報銷新規、宅基地政策、特色種養殖技術等。鎮宣傳辦依據這份“需求清單”,從宣講團成員庫中精準選派專家或干部進行“定制化”備課,真正做到“群眾想聽什么,我們就講什么”,顯著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截至目前,宣講活動已覆蓋全鎮所有村社,累積參與群眾1000余人次,政策知曉率與群眾滿意度均實現顯著提升。

南譙區黃泥崗鎮“崗上紅帆”理論宣講團流動宣講點向女職工開展婦女兒童維權政策宣講
打造“沉浸課堂” 延伸宣講“引力波”
為避免理論宣講“照本宣科”,“崗上紅帆”項目著力打造“沉浸課堂”,將陣地延伸至生產生活第一線。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主陣地”,田間地頭、農家院落為“分課堂”,趕集日則成為流動“宣講點”。講師們與群眾圍坐一圈,用生動的案例、通俗的鄉音、接地氣的形式,把“大道理”轉化為“小故事”,將“文件語”翻譯成“家常話”。這種充滿泥土芬芳與生活溫度的互動課堂,讓理論政策變得可親、可感、可用,真正在基層落地生根。
結出“實踐碩果” 激活治理“新引擎”
“崗上紅帆”宣講的落腳點,是推動實踐、促進發展。隨著宣講持續深入,惠民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村民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顯著提高,鄰里關系更加和諧,產業發展信心愈發堅定。宣講活動不僅普及知識,更凝聚人心,成為黨建引領下提升治理效能、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引擎”。“‘崗上紅帆’講得明白,咱們聽得透徹,心里亮堂了,干起活來也更有勁頭!”一位村民的感言,道出大家的心聲。
如今,“崗上紅帆”已成為黃泥崗鎮基層治理的強勁“思想引擎”,它如一艘高揚紅帆的航船,承載著黨的政策與思想,破浪前行,不僅暢通政策宣講的“最后一公里”,更架起黨群之間的“連心橋”。下一步,該鎮將持續深化品牌建設,不斷豐富形式、拓展領域,讓這面紅色風帆為基層治理與鄉村振興注入持續動力、指引前行方向。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