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廣播宣講(十)
時間:2025-09-30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
編者按
近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出版發行。這是一部全面系統反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最新成果的權威著作,系統闡釋了中國式現代化、新質生產力、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要理論,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了科學行動指南。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舉辦“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廣播宣講”活動,引導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持續增強學思想、悟思想、用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匯聚起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地一區”,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從9月18日起,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廣播宣講,在安徽廣播電視臺綜合廣播FM95.5的8:00、11:00、18:00播出,可通過學習強國APP——電臺——聽廣播——安徽之聲、安徽視訊APP——視聽——聽廣播——安徽綜合廣播在線收聽。
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省委講師團理論宣講專家庫成員張超,現任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教授,今天由我來宣講《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第九專題“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強社會建設,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是貫穿《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卷至第五卷的鮮明政治立場和重要內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五卷第九專題共收錄4篇重要著作,強調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推動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讓現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中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性。《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指出中國共產黨是人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共產黨當家就是要為老百姓辦事,把老百姓的事情辦好。《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指出我國長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提出做好新時代人口工作的基本思路和重大原則。《讓每一個中國人都過上美好生活》指出我們的目標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而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強調將繼續推動高質量發展,讓現代化成果惠及全體人民。《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強調要始終堅持就業優先、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完善重點群體就業支持政策、深化就業體制機制改革、加強勞動者權益保障,持續促進就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
“十四五”以來,安徽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一是織密民生“保障網”。我省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首要任務,構建起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體系。截至2025年8月底,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181.6萬人,城鄉平均低保標準分別達到842元/月、748元/月,共保障城鄉特困人員32.1萬人,城鄉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分別為1246元/月、990元/月。二是構建養老“服務圈”。我省推動居家社區機構、醫養康養、城鄉協同發展。截至2025年8月底,全省養老機構床位達31.7萬張,其中護理型床位占比超過了70%;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累計建成207家。三是打好就業“組合拳”。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脫貧人口、零就業家庭等重點群體穩定就業。2024年,全省城鎮新增就業75.95萬人,創歷年新高。
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論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帶著感情、帶著責任,換位思考、將心比心辦好民生實事,努力把“民生清單”變為群眾的“幸福賬單”,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宣講專家

張超同志,中共安徽省委黨校(安徽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主任、二級教授。系安徽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江淮文化名家培育工程領軍人才、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理論宣講專家庫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長期從事社會建設與“三農”問題教學研究,主持完成兩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20多項省部級課題,出版學術專著兩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50多篇。
(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