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當涂:從政策要求到群眾自覺 “響當當”引領文明新風
時間:2025-09-30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古玉 張俊
“現如今,在太白鎮,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陋習,已經被溫馨、簡約的家宴,喜事新辦的文明新風所代替,村頭巷尾,少了鋪張浪費的喧囂,多了文明新風的歡聲笑語;家家戶戶,少了陳規陋習的束縛,多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伴隨著宣講員朗朗上口的解說,一旁的觀眾紛紛贊不絕口。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靈魂所在,而移風易俗則是涵養鄉風文明的關鍵之舉。近年來,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以理論宣講為有力抓手,依托“響當當”品牌,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形式,巧妙破解陳規陋習,成功推動移風易俗從“政策要求”轉變為“群眾自覺”,為和美鄉村建設注入強大的精神動力。
一鎮一品宣講精準“對癥”
今年以來,當涂縣以品牌抓引領,構建了“統籌—挖掘—分導”三級調研機制,組織各鄉鎮、縣直單位分群體開展需求摸排,提煉鮮活案例形成“微宣講菜單一覽表”,目前已培育“孰知孰會”“理樂太白”等鄉鎮特色子品牌,形成“一鎮一品”宣講新格局。作為移風易俗宣傳主陣地,“響當當”宣講團堅持“內容為王、形式為要”,摒棄枯燥灌輸,將政策轉化為可看、可感、可學的文藝成果。
話題討論文明理念“潤心”
在今年的“最美微黨課”暨“舉旗幟·送理論”微宣講競賽上,太白鎮原創情景劇《婚禮“瘦身”記》通過兩代人關于婚禮大操大辦與新風堂簡辦的矛盾沖突,以“經濟賬”“人情賬”“文明賬”三筆賬說服雙方家庭,最終達成喜事新辦共識。劇中“移風易俗利萬家,婚禮‘瘦身’人人夸”的臺詞更成為群眾的口頭禪。該作品不僅在市縣宣講比賽、文藝活動中頻頻獲獎,更成為“流動教材”,巡演時總能引發村民強烈共鳴。

同時,當涂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村頭廣場、農家書屋等文化陣地,組織“五老”人員、移風易俗帶頭人分享身邊的文明故事。村民們主動討論“高價彩禮該不該要”“大操大辦值不值”等話題,讓文明理念在交流中潛移默化,深入人心。針對青少年群體,將移風易俗內容融入“開學第一課”“假期實踐”等活動,通過繪畫、演講、情景劇表演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將“節儉光榮、浪費可恥”的觀念根植于孩子們心中。在“響當當”宣講品牌的帶動下,當涂縣移風易俗工作實現了從“有形覆蓋”到“有效覆蓋”的轉變,一系列文明新實踐在鄉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新風堂制度保障“長效”
為讓移風易俗落地見效,當涂縣推廣“新風堂”試點建設,壓縮村居辦公區域,盤活閑置場地用于紅白喜事承辦,并配備舞臺、桌椅、廚房等設施,組建了志愿者幫廚隊,村民只需支付食材費用,就能享受到簡約莊重的服務;紅白理事會全程參與監督,通過村規民約明確“彩禮不超3萬元、宴席不超10桌、禮金不超200元”,從制度上遏制攀比風、人情風。如今,許多村民主動將生日宴、升學宴“升級”為公益活動,“喜事新辦、余事不辦”成為鄉村新風尚。全縣115個行政村實現了“和美積分銀行”全覆蓋,村民參與移風易俗活動可獲積分兌換日用品,用“小積分”推動“大文明”,推動形成“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老愛親”的文明新風尚。
截至目前,“響當當”理論宣講已開展1400余場,覆蓋8萬余人次。在理論宣講的帶動下,移風易俗工作成效顯著。全縣累計優化“新風堂”等場地1.2萬平方米,年節約開支超200萬元,每年舉辦紅白事超100場次,受益群眾近5萬人次。
如今,新風堂里的笑聲代替了大操大辦的喧囂,鄰里間的互助代替了人情往來的負擔,“響當當”宣講品牌正以“小儀式”推動“大變革”,讓移風易俗從紙上倡導變成身邊實踐,持續擦亮鄉村文明底色,讓移風易俗的成果真正惠及村民群眾。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