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時間:2025-09-30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中共安徽省委講師團理論學習中心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顧黨的奮斗歷程可以發現,我們黨之所以能夠不斷歷經艱難困苦創造新的輝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我們黨始終重視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黨員、干部的頭腦,使全黨始終保持統一的思想、堅定的意志、強大的戰斗力。”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新時代新征程,必須切實增強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自覺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接收器”“變壓器”“播放器”,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接收器”,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看家本領學到手
黨的理論工作者只有先學一步、深學一層,深刻領悟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創新理論的真理性,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才能真正確保理論武裝不走樣、不變形。
堅持原原本本學。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全面系統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領會這一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第一時間學習領會黨中央作出的新的決策部署、出臺的新文件,以理論學習的日新日進帶動理論武裝工作出新出彩。
堅持融會貫通學。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與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貫通起來,同新時代我們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豐富實踐聯系起來,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苦功夫,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堅持聯系實際學。繼承和發揚理論聯系實際優良學風,自覺運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分析問題、研究工作、指導實踐,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結合本地區、本部門、本行業的實際情況,將理論學習與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群眾生活、工作職責等緊密聯系起來,使思想上的“真經”實實在在轉化為身上的能力、腳下的動力。
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變壓器”,架起理論通向群眾的橋梁
只有站穩人民立場,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才能使黨的創新理論被廣大人民群眾所理解和掌握,充分發揮其指導實踐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深刻認識和把握新時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運用理論前瞻性地分析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引導人們更好把握時代大勢,自覺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用蘊含在科學理論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深刻解讀中國道路、中國方案背后的邏輯與價值,以“中國故事”闡釋“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加快構建融通中外的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國家形象。
與實踐創造深度融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敢于說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敢于干前人沒有干過的事情,以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緊密結合安徽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全面展示中國共產黨一百多年來取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特別是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增強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與群眾需求精準對接。著力將宏大敘事轉化為關乎百姓柴米油鹽、教育醫療、就業住房、環境安全等具體而微的民生敘事,將深刻道理具象為群眾可感可知的發展紅利、惠民政策和身邊變化,以小切口展現大主題,用實踐成果回答理論問題。善于運用群眾鮮活語言、聯系群眾身邊事例,把嚴肅嚴謹的“文件語”變成通俗易懂的“百姓話”,把思辨性強的“大道理”轉化為有煙火氣的“小故事”,讓黨的創新理論如春風化雨滋潤人心。
當好黨的創新理論的“播放器”,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更廣更深入
理論武裝必須強化受眾思維,把握傳播規律,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新,實現從“單向灌輸”到“雙向奔赴”,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
體系化建設“傳播基站”。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是政治性強、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系統工程,必須建設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傳播基站”。要堅持和加強黨對理論武裝工作的全面領導,守牢宣傳宣講各類理論陣地,充分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化場館、科創基地等多元化陣地,集聚報、刊、網、端、微、屏等全媒體平臺,構建網上網下一體、內宣外宣聯動的傳播矩陣。要發揮“關鍵少數”示范帶頭作用,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理論宣講隊伍,為唱響主旋律、弘揚正能量夯實人才根基。
精準化“調頻調幅”。理論武裝工作是在人的頭腦里搞建設,因此,要準確把握人們的認識規律和心理特點,精準“調頻調幅”。要堅持分眾化、對象化,充分考慮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群體的差異性和特殊性,量身定制多樣化、多層次理論產品,努力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要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把“我們想說的”與“受眾愛看的”、“我們提供的”與“受眾喜歡的”結合起來,切實增強理論武裝針對性和到達率。要注重互動化,通過“面對面”“鍵對鍵”“屏對屏”與受眾開展互動,探索運用VR、AR等應用場景,讓受眾沉浸式、體驗式感悟思想偉力。
靈活化“揚聲擴音”。理論武裝的過程就是理論掌握群眾的過程,只有從時度效著力,體現時度效要求,才能放大聲量、獲得“留”量、提升質量。必須把準時機、順應時勢,聚焦重大主題、重要節點,適時設置話題、開列專題,既先人一步、先聲奪人,又因時而變、順勢而為,牢牢掌握思想輿論主動權、主導權。必須把握尺度、注意分寸,既不說過頭話、做過頭事,也不搞簡單的重復、枯燥的說教。必須注重效果、提升實效,加強對理論武裝工作成效的評估,及時優化內容供給、調整方式方法,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更加“聲入人心”。
責任編輯:李明娥
執行編輯:張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