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巢湖:“宣講+實踐”護“苗”有方
時間:2025-08-15 來源:合肥在線 作者:
8月12日下午,巢湖市圖書館沙龍研討室內氣氛活躍,孩子們時而專注聆聽,時而舉手搶答,時而化身“小工匠”動手組裝時鐘……一場由巢湖市委宣傳部、巢湖市“洗耳恭聽”宣講團、市檢察院、市文旅局聯合主辦的“匯聚你我力量 共護健康成長”未成年人保護主題宣講正在這里生動進行。活動巧妙融合知識講解與動手實踐,為孩子們帶來一堂沉浸式的安全自護“必修課”。
擦亮“火眼金睛”
隨著信息渠道日益多元,不良信息也難免出現在青少年兒童視野中。來自巢湖市“洗耳恭聽”宣講團、市檢察院“巢天驕”未檢工作室的陳曉曼以《煉就火眼金睛 屏蔽不良信息》為題,開啟了“護苗·綠書簽”的宣講,引導孩子們認清信息世界的復雜性。
面對五花八門的書刊、漫畫和網絡內容,陳曉曼用一聲“叮咚”作比喻,提醒孩子們:“當看到傳遞錯誤價值觀、渲染暴力、充斥迷信或畫風詭異、讓你不適的內容,我們的警覺必須立刻上線!”她強調,面對這些信息污染,要勇敢拒絕,做到不看不信,并主動向老師和家長報告。她特別指出,那些侵犯著作權的盜版書籍同樣屬于不良信息,必須堅決抵制。
“自覺遠離,保護自己!”互動環節中,10歲的湯雅嵐小朋友響亮有力的回答引起了小伙伴的共鳴。
對欺凌與毒品說“不”
在孩子們的掌聲中,同樣來自巢湖市“洗耳恭聽”宣講團、市檢察院“巢天驕”未檢工作室的劉麗帶來了題為《向霸凌說“不” 對毒品“亮劍”》的宣講,直指校園欺凌與毒品誘惑兩大風險。劉麗摒棄抽象說教,將現實中可能發生的“小摩擦”、“言語沖突”等場景引入課堂,引導孩子們思考和辨別。
針對新型毒品偽裝成糖果、零食、電子煙等極具欺騙性的形態,她層層剖析其危險本質,教導小朋友時刻保持警惕,保護自身安全。
“遇到欺負人的事,第一時間告訴老師,保護好自己!”世紀新都小學的胡藝晨同學在互動時高舉小手,語氣堅定?!斑€有不能吃來歷不明的東西,不在小攤上亂買東西……”孩子們爭先恐后地舉手發言,踴躍互動。
巧手“科創”未來
宣講結束,孩子們熱情不減。在志愿者老師的帶領下,一場名為“科創未來 與你‘童’享”的自制鐘表科學實踐活動隨即展開。拿到材料包后,志愿者楊欣冉首先用簡潔的方式科普了時間換算知識,為實操環節打下基礎。
小“工匠”們隨即投入涂色、安裝電池、裝配時鐘指針的精細工作中,神情專注而認真。其中,謝樂言小朋友的創意令人眼前一亮——她將宣講中“拒絕毒品和不良信息”、“向霸凌說‘不’”的主題,精心繪制在表盤上。這個會“說話”的時鐘,不僅記錄時間,更銘刻了課堂上學到的安全理念。
活動尾聲,所有參加活動的孩子們均獲贈了一枚“綠書簽伴成長”的主題徽章,象征著純凈閱讀與健康成長。
“宣講+體驗”筑牢防護網
“聚焦未成年人身邊真實存在的風險點——校園欺凌、毒品陷阱、不良信息滲透,是本次宣講設計的核心?!背埠小跋炊牎毙v團成員劉麗表示,前期走訪調查發現,部分家長群體希望加強對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的普及,為此,我們策劃了此次主題宣講活動,旨在幫助孩子們樹立清晰的自我保護與防范意識,讓法治守護的力量內化于心。
從宣講時的全神貫注到動手實踐時的興致勃勃,孩子們全程的高參與度,生動印證了此次活動內容與形式設計的有效性。
孩子不僅把保護自己的知識聽進去了,動手能力也在游戲中得到了鍛煉。”在她看來,這種寓教于學、知行合一的課堂,為孩子們的安全意識構筑了雙重保障。(向楓林 宋陽東)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