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理論扎根基層 文化浸潤人心
時間:2025-08-14 來源:安徽學習平臺 作者:張理想 高夢偉
從淮南市新華書店閱讀空間到黃山市歙縣安徽徽州歷史博物館,從亳州職業技術學院到蚌埠市委老干部局,由省委宣傳部、省文聯、省委講師團主辦的“理潤江淮·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專題宣講暨“書香安徽”走基層活動,先后走進10個市的基層單位,來自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單位的黨員干部、業務骨干及普通群眾代表等現場參加活動,相關話題網絡瀏覽量超過100萬?;顒右浴袄碚撽U釋+藝術展示”的創新模式,將習近平文化思想與安徽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為基層黨員干部群眾帶來一場場兼具深度與溫度的思想盛宴,進一步凝聚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的強大精神力量。
活動為現場聽眾配發圖書。
活動堅持因地制宜確定宣講內容,堅持群眾視角確定宣講方式,做到既講“普通話”又講“地方言”,既注重“生動性”又突出“互動性”。
每場活動開始前,為現場觀眾配發《習近平文化思想學習綱要》《安徽文化讀本》,鼓勵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深入閱讀、深化認識。
讀書報告活動分兩個環節進行。第一環節緊扣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重點就徽州文化(宣城市、黃山市)、長江文化(蕪湖市、銅陵市、池州市)、淮河文化(亳州市、蚌埠市、淮南市)、大運河文化(淮北市、宿州市)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時代價值等作專題講解,讓現場聽眾感受源遠流長的安徽文化底蘊,領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與魅力。
第二環節聚焦宣傳推介黃梅戲文化,采用講解、表演、互動相結合的方式,普及黃梅戲文化知識,現場展示聲腔,邀請聽眾上臺互動,將宣講從“靜態聆聽”變為“動態體驗”。
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淮北博物館)館長胡均宣講大運河文化。
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韓再芬宣講黃梅戲文化。
活動堅持內容為王、人才為要,組織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和知名藝術家緊扣活動主題、發揮個人專長、精心打磨講稿,面向基層黨員干部群眾開展精準化、高質量宣講。
第一環節邀請來自黃山學院、安慶師范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隋唐大運河博物館(淮北博物館)的專家學者,他們分別深耕徽州文化、長江文化、淮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具有深厚的學術功底。宣講中,各位專家運用翔實的史料、豐富的案例、通俗的語言把政治性、理論性、思辨性的學術內容轉變為拉家常式的日常交流,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同時,根據活動舉辦地和現場聽眾實際情況,適時調整講稿具體內容,引用方言俗語、融入地方典故,用“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鮮活表達生動闡釋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實踐偉力,讓宣講更接地氣、更入人心。
第二環節匯聚韓再芬、何云、王丹紅、茆建琳等一級演員,她們既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又擁有精湛的表演技藝,在宣講展示中以原汁原味的唱腔、細膩傳神的演繹,變“單向傳輸”為“雙向奔赴”,生動展現安徽戲曲文化的藝術魅力,把“我們想說的”與“群眾想聽的”結合起來,讓黃梅戲文化以更加生動鮮活的形式浸潤現場觀眾的心田。
活動現場。
活動堅持目標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理論宣講的生動表達與傳統戲曲的精彩演繹交相輝映,引起在場黨員干部群眾的廣泛共鳴。
“專題講解既緊扣時代主題,又扎根地方土壤,更容易引起本地群眾的共鳴。”“通過深入淺出的講解,我意識到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每個人的責任?!薄F場聽眾紛紛表達心聲。活動通過“學習強國”安徽學習平臺、省市縣主流媒體等廣泛宣傳報道,形成了“線下熱參與、線上廣傳播”的濃厚氛圍。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