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師范大學“三下鄉”:以青春力量激活桐城文化基因
時間:2025-08-07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近日,安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紅韻桐聲傳薪火,古今合璧譜華章”調研宣講實踐團隊深入安徽省安慶市桐城市,圍繞傳承桐城優秀傳統文化和紅色文化主題,展開參觀學習、主題宣講與實地調研,探尋歷史文脈,傳承紅色精神。
青年視角感悟歷史文化
為了深入了解桐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團隊成員參觀了多處桐城歷史文化地標。在桐城文廟,隊員們參觀了欞星門、泮池,在大成殿內肅立瞻仰孔子塑像,并向兩側四配十二哲牌位致禮;在桐城市文化博物館,隊員們近距離觀摩了方苞、姚鼐、張英等明清桐城名家書畫,探究了桐城派從興起到衰微的歷史脈絡。通過實地參觀學習,隊員們切身感受到桐城濃厚的文化氛圍,進一步激發了探索桐城文化傳承與創新路徑的興趣和熱情。
圖為實踐團在講解員引領下參觀桐城文廟。李佳倍 供圖
為了解桐城市的紅色文化資源,團隊專程赴渡江戰役二野司令部舊址參觀學習。這座建筑曾是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百萬雄師過大江的中樞。司令部舊址內部那泛黃的作戰地圖、簡陋的通訊設備,以及懸掛在墻上的戰斗影像,展現了革命先輩們作戰時的艱苦卓絕。“我們應該傳承好先輩們的革命精神,讓革命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團隊成員在參觀后感慨道。
青春話語傳播文化價值
團隊先后走進六尺巷社區、西苑社區、建設社區等多地開展宣講活動。在六尺巷社區,團隊宣講組成員用桐城方言進行特色宣講,以六尺巷的典故引入,講解 “新時代六尺巷工作法”,用鄰里糾紛調解的真實案例詮釋如何將“禮讓和諧”精神融入基層治理。在宣講的最后,幾位隊員還為六尺巷社區的居民們唱了一曲黃梅戲經典片段《女駙馬》,獲得滿堂喝彩與掌聲。
圖為實踐團宣講組成員在六尺巷社區進行理論宣講。李佳倍 供圖
在西苑社區,宣講組成員講述了渡江戰役中第二野戰軍的英勇事跡。宣講通過歷史圖片、戰役地圖與人物故事的立體呈現,深深地吸引了社區居民特別是孩子們的注意,讓社區的孩子們理解當今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播撒下了紅色的種子。
實地走訪探尋傳承路徑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在實地調研過程中,團隊發現桐城市民對本土歷史文化掌握程度普遍較高。在西郊公園隨機訪談時,一位受訪市民準確完整地講述了六尺巷典故的來龍去脈;現場幾名小學生主動背誦了張英家書全文。這種自覺的文化傳承現象,讓實踐隊員深受觸動。
圖為實踐團在西郊公園對桐城市民進行隨機訪談。李佳倍 供圖
線上和線下的問卷調研同樣收獲頗豐。團隊共發放問卷214份,通過數據分析,系統梳理出了桐城文化傳承面臨的各方面挑戰,發現了桐城文化傳承存在宣傳渠道單一、年輕群體參與度低等問題。對此,團隊提出“文化IP+新媒體傳播”建議,并聯合政府、社區策劃設立桐城文化節、桐城文化驛站等,建立桐城文化傳承活動常態化參與機制,激發年輕一代興趣,以推動桐城文化的有效傳承與創新發展。
圖為實踐團調研組成員在社區內發放調查問卷。李佳倍 供圖
本次“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讓團隊深入了解了桐城文化傳承的現狀與挑戰,更深刻感受到了傳承桐城文化的重要意義與價值。今后,團隊將進一步加強對桐城文化的研究與探索,為推動桐城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貢獻智慧與力量。(通訊員: 李佳倍)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