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收藏
安徽合肥:“皖美合諧思政課”云端傳聲 田間潤心——肥東縣陳集鎮打造“嶺上”紅色微陣地
時間:2025-07-11 來源:合肥在線 作者:
田間地頭架起三腳架,果蔬大棚變身直播間。鎮村干部們放下文件,拿起自拍桿,走進田間地頭,成為短視頻里的“政策主播”——這是合肥市肥東縣陳集鎮政策宣講的新日常。
如何讓黨的創新理論真正飛入尋常百姓家,打通傳播“最后一公里”?陳集鎮以“思政+宣講”為創新引擎,打造出“嶺上微宣講”與“小陳帶你看陳集”等紅色傳播矩陣,將傳統黨課的厚重內核,巧妙融入短視頻的輕盈載體,講好“皖美合諧思政課”。傳統會議室里的政策宣導被搬到了金黃的麥浪間、繁忙的蔬菜大棚里,會議室里的政策文件化為田間地頭的生動畫面,這一創新模式,拓展思政工作平臺載體,讓理論傳播既有深度,又添廣度,更富時代氣息,推動思政工作創新發展。
“嶺上微宣講”:理論“活”起來,“皖美”課堂聚人心。陳集鎮積極探索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的方式方法,精心策劃推出“我在嶺上微宣講”系列宣傳活動。活動打破了單一宣講模式,邀請勞模、選調生、非遺傳承人等多元主體擔任“主講人”,圍繞和美鄉村、鄉風文明、基層治理等群眾關切主題,以鄉音俚語、身邊故事,甚至本地大鼓書的獨特韻味,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化為可觸可感的身邊敘事。這些精心打造的微黨課,堅持快節奏、強代入、背景音樂烘托情緒等傳播方式,在抖音、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引發熱烈反響,總瀏覽量近9萬,收獲點贊2200余次、評論超600條,成功構建了新媒體矩陣的立體傳播效應,讓“皖美合諧思政課”實現了從“個體學習”到“群體共鳴”再到“社會熱潮”的裂變式傳播。
“網紅書記”小陳:鄉音傳黨音,“合諧”實踐促振興。陳集社區黨委書記陳峰化身“小陳”,以“小陳帶你看陳集”“嶺上書記行”抖音、微信視頻號為窗口,探索出一條“鄉音傳黨音”的獨特路徑。他熟練運用短視頻直播技術,鏡頭穿梭于稻田、果園、農場等田間地頭,以“家鄉人”的視角講述陳集故事,既生動展現鄉村新貌,讓在外游子感知家鄉變化;又化身“帶貨主播”,為本地土特產開辟新銷路,注入產業振興活力;同時,巧妙融入基層治理實踐與黨的創新理論解讀,讓宏大敘事在鄉土日常中自然流淌。如今,陳峰書記粉絲量已達八千余人,其視頻號成為集政策宣講、家鄉宣傳、產業助農于一體的綜合平臺,是“皖美合諧思政課”在云端田野間落地生根的鮮活樣板。
從田間地頭的“嶺上微宣講”,到云端活躍的“小陳書記”,陳集鎮的“思政+宣講”模式,將理論宣講的“最后一公里”變為“零距離”。其創新實踐生動證明,理論宣講唯有扎根泥土、擁抱時代,方能真正入腦入心,凝聚起最磅礴的奮進力量。當黨的聲音在云端與田埂間同頻共振,這堂行走在陳集大地上的“皖美合諧思政課”,正譜寫著新時代鄉村更加絢麗奪目的振興篇章。(高冉)
責任編輯:馬 靜
執行編輯:吳誠誠